公司动态

301行动收费框架:
今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了《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主导地位301调查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附件表明,4月17日起180天内费用暂设为零;第一阶段自2025年10月14日起征收:
按净吨位对中国籍船东运营商阶梯递增收费
按净吨位或集装箱量对中国建造船舶运营商阶梯递增收费
按运力对外国建造汽车运输船收费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对此次行动制定的现行收费框架:
对于中国船舶运营商和中国船东,除规定的豁免和特殊规则外,船舶于特定航线首次从关境外进入美国港口或地点时或之前,船舶运营商必须支付:
自2025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0美元计费。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计费。
自2026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80美元计费。
自2027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110美元计费。
自2028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140美元计费。
每艘船舶每年最多收费五次。
对于中国制造船舶的船舶运营商(非中国船舶运营商),必须支付以下两种费用计算方法中较高者:
自2025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0美元计费。
自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18美元计费。
自2026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23美元计费。
自2027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28美元计费。
自2028年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33美元计费。
或
自2025年4月17日起生效,每卸下一个集装箱的费用为0美元。
自 2025年10月14日起生效,每卸下一个集装箱的费用为120美元。
自2026年4月17日起生效,每卸下一个集装箱的费用为153美元。
自 2027年4月17日起生效,每卸下一个集装箱的费用为195美元。
自 2028年4月17日起生效,每卸下一个集装箱的费用为250美元。
收费举例:
据海运专家海运专家 Lars Jensen 举例,一艘有着约13,000TEU容量的COSCO货船,净吨可达约65,000吨,收费正式实施后,以 50美金/净吨 收费标准计算,这艘船首次靠港美国就需要缴纳约325万美元,均摊到每个TEU上约250美元(满载情况)。
同样条件的一艘船,在2028年费用将增收至约910万美元/次,均摊到每个TEU上约700美元,费用三年翻了三倍左右。
政策背景:
中国造船业连续15年都稳居全球第一,反观美国,其造船业仅占全球市场的0.1%。
美国为重振和重建国内海事产业及劳动力以促进国家安全与经济繁荣,特进行了301调查,报告中指出:近三十年来中国通过设定日益激进的具体目标谋求海事、物流和造船业领域的主导地位,已基本实现其目标,并通过削弱竞争与商业机会、制造依赖性和脆弱性带来的经济安全风险,使美国企业、工人及整体经济处于严重劣势。
为打破、制裁该现象,为恢复,发展美国在该领域的地位,美国正逐步采取此措施,在4月17日起生效,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0美元计费标准试行后,即将迎来10月14日起生效的,对到港船舶按每净吨50美元计费措施。
影响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附件中针对的不同的收费标准并不统一,但都直指中国的海事、物流和造船业。背后波及更多是包含跨境电商在内的国际物流、贸易企业。
费用征收,船司将费用摊到每个柜子中对货主进行收费,成本上涨,商品价格也会因此上涨,销量或许会因此下降,可最后为此买单的还是本地消费者,而价格的持续上涨,容易造成通货膨胀,从而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与变化。
各方反应:
中国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指责美方“具有明显的歧视性色彩,严重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
全球航运界强烈不满,东南亚和非洲国家反对尤其强烈,因为他们大多依赖中国产船舶。甚至美国本土船东协会也公开反对,都担心此举将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
《华尔街日报》7月9日报道提到,美国东海岸港口80%的起重机仍由中国企业维护。港口和码头运营公司担忧,这些关税将使那些早在新政策提出前就已下单订购起重机的港口承担额外成本,而且也未考虑到中国以外制造商的严重短缺。